杨浦区高价旧书回收行情如何
“目前,明清古籍是古籍收藏圈内的主力,价格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而且,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刘立勋说,现在民间大量流传的多为民国时期一些书坊的仿刻本,存世量多,升值空间不大。“古籍收藏与其他收藏不同,它要求收藏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试问如果连古文都看不懂,还怎么收藏?”刘立勋告诉记者,古籍收藏之所以小众,就是因为它对收藏者的经济实力、文化功底都有一定的要求。一名古籍收藏爱好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比如要了解某个年代出版过哪些代表书籍,这个年代的纸质、字形、油墨都有何特点,原刻本、影刻本、本等不同形式的古籍应该是什么样子等。当然,单有这些也不够,还需要多看、细看,还要多向行家请教,参加展览会、拍卖会了解行情。
不管是古书籍还是平时我们所使用的书本,放久了都会引来小虫子,严重缩短了书的使用寿命。藏家书籍表面的清洁干燥,放置的位子也应该保持通风良好。此外,藏书温度度保持在6℃-20℃左右,湿度则应该保持在50%-60%之间。对于这些古书籍,平常要时不时地挪动一下,并定期翻动。在除污方面,书籍沾染上污迹不仅会缩短书的寿命,而且还会影响看书的效果。书籍如果沾上油迹,可以在油迹上面放一张吸水纸便可以把油分吸尽。如果混上墨水迹,可以在染有墨水迹的书页上下边各垫上一张吸水纸,再用20%的双氧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污斑去除。对于霉斑,则可用棉花蘸上氨水擦拭。此外,由于人为翻动,常见的污迹便是手指印,去污时可以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湿布擦去肥皂迹,在书页间衬上吸水纸,把水吸干。
刻工又称“镌手”、“雕字”、“刊字”、“雕印人”、“匠人”等等,是雕刻书版的工匠手。不少古籍,在每版的中缝下方(即下书口)都记有刻工的名字。这些名字,对一般图书来说,当初可能是为了计酬所留,同时也便于主事者追究责任;对的图书,如佛经、佛像等来说,可能是为了积功德,故大都留下了刊刻匠人的名字。这些名字虽然都很简单,但是,因为一个人的技艺总有自己的风格,再参以记名,就很容易区别;同时,一个人的艺龄,如果从二十岁开始计算的话,一般的大约不会超过五十年,或者说,大体应在四十年左右。这样,我们凭藉刻工这两方面的因素,就不难从已知刊刻年代的古籍的刻工,推论出不明刊刻年代的古籍的大体刊刻时间。这对辨别伪本亦大有益处。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造纸术,纸的发明与改进,促进了书籍的社会生产。大约在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九百多年前,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系列重大发明,不但使书籍的社会生产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使人类文明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中国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