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二手回收书籍回收有哪些
前几年不少书圈里的行家都赞同:刻本优于印本、图画优于文字这一原则,现在就不一样,很多不是刻本的旧书同样值得收藏,且它的价格远远高于木刻,如几年拍的《域外小说集》,价格上万了。再如清代的石印本《五车韵府》,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铅印本古书,成书于嘉庆时期。那要是我们还是用 刻本优于印本 这一原则,地摊上出现一本《五车韵府》,我却不拿,去拿那刻本的四书五经,岂不是丢了大漏啊!再说有人提倡 图画优于文字,我不反对,但是你面前出现一本民国的《绘图幼学琼林》和木刻本的《绘图幼学琼林》,你说那个好?
清代的私家藏书更是藏书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几百位藏书大家,如吴骞、孙星衍、汪宪、汪启淑、鲍廷博、卢文、朱彝尊、卢址、徐乾学等。尤其的大藏书家黄丕烈,他的藏书观点开一代风气之先,经他手批跋之书成为后世藏书家追捧之物。清代四大藏书楼的出现,尤其是其藏书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民国藏书无论从藏书方式还是藏书理念,都是清代的余续,也产生了多位大藏书家,如傅增湘、陶湘、李盛铎、周叔等,他们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藏书,但是他们在藏书的分类方式上有许多新观点,可供今日藏书者借鉴。有兴趣深入探求藏书真谛的书友,可读一些他们所著的版本学、目录学和校勘学方面的专著。
字(草书似秀字);进卿单署徐字,徐又省作余;何甫或署何,或署甫,何又省作可。又有张(或作弓)、杨(或作木易)、翁、董、章、郑、陈、方、于、洪、良等单字,与明初补版署双名者,其风格迥乎不同……(《中国善本书提要。史部。纪传类》)可这个本子是“真为元刻元印”。(同上)看得出,这里考订的依据主要就是刻工。刻工的重要可见一斑。就目前而论,我国可考的早刻工是雷延美,他曾于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为曹元忠雕刻观世菩萨像,此像上图下文,末署“匠人雷延美”。原物出敦煌,可惜已被法人伯希和窃走。
早在一千八百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造纸术,纸的发明与改进,促进了书籍的社会生产。大约在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九百多年前,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系列重大发明,不但使书籍的社会生产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使人类文明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这是中国民族为人类文明与进步作出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