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民国老邮票回收中心
普通邮票面值种类多,一般每一套枚数比较多,票幅较小,刷色也比较单调,图案多为建筑、人像、风景、徽记等;
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因出于物殊纪念、宣传目的,票幅比较大,用多种色彩精印,票形也多变,有各式各样的异形票,还有精美的小型张、小版张;大多数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还在票上或票边上印有纪念文字或图案说明。
邮票图案:指邮票票面,一般由与邮票发行目的相关的图案、国名、面值 、说明文字及边饰等组成。世界各国的早期邮票图案都比较简单。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把自己国家在政治、经济、国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历史地理、自然风光及珍贵的动物、植物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邮票图案。如世界上大的邮票是中国1913年发行的特种邮票"中国快运邮票",这枚邮票长24.8厘米,宽7厘米。全世界已经发行30多万种邮票,图案的内容包罗万象。集邮者通过收集研究邮票图案能获得的百科知识。因此,邮票图案是集邮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福利邮票: 又称附捐邮票,是为福利、健康、赈灾、慈善等事业而发行的邮票。其面值分为两部分,一是邮资本身,二是附捐金额。世界早的附捐邮票是1897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发行的1便士邮票,其售价比邮票面值高12倍,多余的金额即用于捐赠。邮票(Postage stamp),供寄递邮件贴用的邮资凭,一般由主权国家发行。邮票的方寸空间,常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科技、经济、文化、风土人情、自然风貌等特,这让邮票除了邮政价值之外还有收藏价值。邮票也是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收藏邮票的爱好叫集邮。世界上早的邮票是英国罗兰·希尔爵士发明的黑便士,中国早的邮票是清朝的大龙邮票。 为纪念中国开放40周年,"中国-巨变"大型邮票展2018年12月11日-13日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举行,精挑细选的188枚邮票让观众重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历史性巨变。
编号邮票又称连续编号邮票,是指自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发行的不分类别、套别,采用统一连续编号形式的邮票,共21套95枚,连续编号为1—95,集邮界惯上称这一时期发行的邮票为“编号票”。实际上编号票和前期发行的“文”字邮票一样,也属于“文革”时期较为的邮票,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小全张是指包括全套(单枚或多枚)小型整张的邮票,是专为集邮爱好者印制的邮票。它的边纸较宽,图案、面值、枚数与同时发行的邮票相同,四周饰以花纹、图案及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