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区二手旧书本回收长期收购
如商务印书馆所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其中所收《南史》,题为元大德间刊本,但据学者王重民先生考,“乃其刻工十八九同于明初所刻《北史》”(见《中国善本书提要》),可此书并非元刻本,更非元大德年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有另一部《南史》残存二十六卷,即《本纪》四至七、《列传》一至五、二十八至三十、三十四至四十四、五十八至六十。王重民先生说:(此本)下书口记刻工,大都为朱敬之、徐进卿、何甫三数人所刻。敬之或署朱苟,或单署敬
将旧课本循环利用符合环保节约概念。数据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排名世界第一位,一年内针对所有学生课本的纸张消耗量将无比庞大。若能循环利用,将会大大降低教材出版数量,从而减少纸张在学生课本上的相对浪费率,相当于挽救了大批的树木。
刻本:雕版印本的简称。指雕刻木板,制成阳文反字印版,而后敷墨覆纸印刷而成的书本。初印本:次刻版印制的书本。重刻本:依据某一底本而重新刻版印制的书本。翻刻本:也称覆刻本。按照某一底本翻雕印制的书本。影刻本:按照某一底本原样摹刻印刷的书本。重修本:也称修补本或修补版。指用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本。递修本:用经过两次获两次以上修补过的旧版刷印而成的书本。宋代的雕版,经宋元两代修补后在元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递修本或经元明两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元明递修本,或经宋元明三代修补在明代刷印成的书本称宋元明递修本,亦称三朝递修本。
至明代中叶,宋版书就已经是清中藏书家追求之物了,虽然宋代刻书达数万种,但到这时就稀见难得了。由于宋人刻书态度严肃,刊刻和印刷水平均很,所用纸墨也十分考究,再加上文化气息浓厚,自然成了明代藏书家珍藏之物。当时官府藏书也大增,明正统六年,杨士奇查勘文渊阁藏书,编出《文渊阁书目》,著录了图书43200余册,7000余种。可惜 *** 藏书疏于管理,到万历三十三年再查文渊阁藏书时已十不存一了,再加上明末战争,这些藏书基本上毁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