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二手旧书本回收
连环画。这类书籍在那个物质较为匮乏的年代给人们心中留下了美好难忘的印象,许多人因为怀旧,因为喜欢,而开始对连环画进行收藏,这类人自称为“连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连环画一跃而成为一个热门的收藏品类,收藏人数多达数十万之众。如果只是为了怀旧,那么适当收藏一些连环画是可以的,但要是以投资为目的,就需要根据绘画作者、品相、出版年代、是否获奖等因素综合考虑有所选择了。因为时下热门的连环画品种尤其之作基本处在一个中高位的区间运行,如刘继卣绘《鸡毛信》《水帘洞》《筋斗云》的拍卖成交价格均在万元以上,即使不是热门作品,老版连环画的价格也要几百元。作为收藏者要多了解市场行情根据财力、收藏方向、兴趣爱好量力而藏。
好书不便宜,便宜无好货。收藏达到一定规模时应采取宁可错过、不可错收的原则,同时应适当淘汰品相欠佳之重本。旧书的保养收藏从书店选购来的旧书不能直接插入书架。须把柔软的干净毛巾放进有液加适量洗涤灵液体中浸泡后,在洗衣机甩干后轻轻擦拭书脊(书背)和前后书衣(书皮)。然后用柔软的干毛巾擦净。用软硬适中的小板刷轻轻刷去书头(亦称书首)上的尘土,再用柔软干净的毛巾擦一擦书头及书口和书根。然后要曝书,春秋季节购的书选择风和日丽之日,将书放在阳光下曝晒2个小时即可。夏日所购在阳光下曝晒30分钟即可。冬季可曝晒2-3个小时。经过这样程序处理的旧书就可以放心插入书架了。
麻纸韧性好,有些流传至今的宋、元印本,虽历经千年,犹完整如新。产于福建建阳麻沙镇。颜稍黄,纸纹不明显,厚薄、韧性也与麻纸相仿。唐代的安徽宣州府,出产一种质地优良的纸,地方官每年把它作为“贡品”献给朝廷。人们把这种纸按其产地命名为宣纸。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的树皮。青檀树与桑树相似,是我国皖南一带的特产。明代以前的宣纸采用100%的青檀皮,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抄造而成。自清代起改用檀皮和稻草的混合浆料,其用料有全皮、半皮、七皮三草之不同。由于宣纸选择原料严格,胶汁使用得法,制造技术娴熟、,所以制成的成品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泽经久不变,且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我国唐宋以来的书画作品多采用宣纸,有“纸寿千年”的美称。
书籍系指那些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传主张为目的,经过编制或创作,用文字写、刻、印在一定材料上的著作物。以此为标准,正规书籍大致出现于春秋末期。相传孔子删述《六经》,“韦编三绝”,可见这时已出现了竹木简的书,此外还有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书”或“素书”、“缣书”。《墨子》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这是对纸书出现以前书籍制作材料的高度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