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普通老邮票回收
邮票上的水印:邮票是预付邮资的凭。为了伪造,在造纸过程中,用方法加压在纸里的一种标记,称水印。水印是一种无标志,多为简单图案。在一整张邮票上,只有一个水印图案叫全张水印。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中重复出现叫复式水印,水印的图案多种多样,如皇冠、太阳、月亮、太图等等。英国于1840年5月6日发行的黑便士邮票上就是以皇冠为图案的水印。1885年中国大清邮政发行的小龙邮票和1898年发行的蟋龙邮票是以太图为图案的水印。邮票上的水印很容易识别,在阳光或灯光下仔细看邮票背面就能发现。对不太明显的水印,可在邮票背面略喷一点汽油,水印立即会呈现出来。汽油挥发快,对邮票和背胶并无损害,有经验的集邮家一般都 采用这种办法识别邮票上的水印。水印是研究和鉴定邮票真伪以及版别、发行年代的重要依据。
除少部分邮票之外,大部分现行邮票都包含着以上的六种构成要素。除此之外部分比较珍稀的邮票上还会有水印、荧光等防伪标识。邮票刷指邮票上所呈现的颜。邮票的颜从单、双发展到多。邮票在早期印刷时都是采用单,一方面是因为采用单一颜印刷邮票在工艺上会比较简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成本比较低。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邮票、纪票、特票中有不少是单邮票。如J134 “朱德诞生一百周年”邮票的刷也是单。由于此票是雕刻版印刷,线条粗细、疏密处理恰当,能很好地表现出图案的层次,印刷也十分精美。
特种邮票大量发行,使邮政部门和集邮界不得不承认为一个新的票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事。正由于特种邮票问世较晚,这一票种在国际集邮界还没有统一的称谓。不少国家称之为专题邮票、主题邮票或宣传邮票。我国于1950年即定名为特种邮票,是定名最早的国家之一。
邮票的票面主要由文字、数字、图案和边框所组成。邮票的图案一般由主图、文字和边饰三部分组成。票背是指邮票的背面。在研究票背时应该了解三方面的知识,即背胶、票背文字和票背 衬纸。组合邮票即把全幅画面用齿孔截成两枚或两枚以上的邮票。票幅超过通常大型邮票票幅的邮票被称为特大型邮票或特大型,台湾集邮界称之为巨霸型邮票,香港集邮界称之为珍宝型邮票。孤品,指存世仅一枚的邮票或邮品,在上通用四个大写的“R”来表示,即“R.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