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二手回收旧书地址
旧书,汉语词语,拼音是jiùshū,指书的品相新旧程度;指出版时间久远的书籍;过去的书信;残破的书,线装书;古书。
好书不便宜,便宜无好货。收藏达到一定规模时应采取宁可错过、不可错收的原则,同时应适当淘汰品相欠佳之重本。旧书的保养收藏从书店选购来的旧书不能直接插入书架。须把柔软的干净毛巾放进有液加适量洗涤灵液体中浸泡后,在洗衣机甩干后轻轻擦拭书脊(书背)和前后书衣(书皮)。然后用柔软的干毛巾擦净。用软硬适中的小板刷轻轻刷去书头(亦称书首)上的尘土,再用柔软干净的毛巾擦一擦书头及书口和书根。然后要曝书,春秋季节购的书选择风和日丽之日,将书放在阳光下曝晒2个小时即可。夏日所购在阳光下曝晒30分钟即可。冬季可曝晒2-3个小时。经过这样程序处理的旧书就可以放心插入书架了。
环保、节约能源,资源共享,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下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发展方向,在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有学校在进行教材的循环使用,我们国家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也在学校开始试点推广教材的循环使用。因此,二手书理应受到推崇。
清代中期以后,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逐渐向中国传播,其中西方宗教作品通过传教士途径得以输入。在上海土内湾一带(即今日的徐家汇),开始使用德国海德堡的石印技术,初是用于印刷宗教宣传品,后为上海点石斋等书肆用来印刷《康熙字典》、《紫光阁英雄谱》等。石印技术是采用近代的油水分离法原理形成的一种新的印刷方法,不仅印刷周期短、生产效率快,而且有的由于采用照相制版,印刷成品也很逼真,且价格低廉,深受当时学人推崇,很快得以风行。清末刊行的石印书籍,大部分采用手工纸,单面印刷,为了降低成本,往往开本很少。这类书中如《点石斋画报》、《芥子园画谱》等印制精美,艺术价值并不低。值得一说的还有清末曾用石印技术印刷过一批开本较小的微型书籍,如《四书备旨》、《五经》等,大不盈寸,可握于掌中,十分有趣。晚清的石印书由于产量大,且历来为藏书家所不取,至今价格仍然很低,不过二三十元一册。但其中有些使用了很白很细的宣纸印刷。制作,有些内容也很有参考价值,加之此种石印技术今日也基本废而不用,估计此类书籍今后升值空间乐观,一般初入藏界的书友,不妨从此入手。
“通行本”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据清末张之洞的说法,当属于善本求之难得,退而求其次。实际上清代中期以后有很多藏书家,将私藏宋元秘本翻刻成书,又称覆刻本或者影刻本。这其中相当多的书籍不但内容十分重要,且形式上也保存了宋、元善本的不少风貌,只是生产年代较晚,流传广泛,历来是“通行本”中引人注目的内容。其中如黄丕烈刻宋严州本《仪礼郑注》、翁方纲翻刻本《淳熙隶韵》、阮元影刻《古烈女传》、嘉业堂刻本《史记》等,一直为藏书家所珍爱。清代的翻刻本,目前市场价格大约二三百元一册,价格适中,很有收藏潜力。目前有些拍卖行中经常推出此类拍本,似当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