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湾区二手旧书籍回收中心
产于浙江富阳、萧山等县,以富阳之大、小岭的出品为更佳。原料用石竹,微黄,较毛边稍次。元代末年印书常用,质地粗糙,纸面涩,背面多碎草屑,既厚又脆,故被称为梗棒纸。产自四川,薄而匀。纸幅大,无矾性,用以粘补黄竹纸书为合宜。近似毛边纸,但不如毛边纸柔软。因其厚硬,不适于修补书叶,但适宜染做书皮。比毛边稍厚,金陵书印书多采用。产于福建连城,故名。有大、小两种,分别称“大连史”、“小连史”。连史纸原料中有一定比例的韧皮纤维,故有人把它列入棉纸类。但现今制造的大连史纸原料中竹子占的比例很大,所以也可列入竹纸类。这种纸洁白匀净,正面光滑,背面粗涩发滞,但没有草屑粘附。纸料细而耐久性强,与棉连相似,惟韧性稍逊于棉连。托墨、写字易洇,清代乾隆以后用以印书者较多。它是修补装潢古书的必备纸张,用作普通线装书的补镶、衬或扉叶均可。尤其适宜作竹纸书籍的扉叶,但不宜用作书皮。
这其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书的版本,即 出版时间愈古愈旧的书籍,流传越来越少,愈稀缺珍贵。 这在收藏界意义尤其突出,藏书家收藏书籍所讲究看重的 就在于版本。第二层意思是说,书愈旧年代愈久,经历史 156 的淘洗检验能流传下来,足见其思想性、艺术性、科学性、 社会进步性的町贵和进步。一般说来,好的东西才得以久 流传.那些很旧很旧的书,往往价值越,可以说是淘 尽黄沙始到金。近年来古籍善本市场升温步伐正在进一步 地加快,不仅拍卖专场增多,而且价格水涨船高。多家图 书馆正是从这屿拍卖中购得了许多珍贵资料。除此之外, 收藏旧书的群体也日益庞大,参与收藏活动的人群越来越 广泛,旧书店(摊)的生意异常火爆,旧书成交的价格和 数蹙都呈上升趋势。例如,坐落在北京琉璃厂西街的中国 书店文化遗产书店,北京潘家园、报国寺的旧书市场,就 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旧书商汇聚。
旋风装 在一素纸长卷上面依次粘贴书页,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展开长卷可翻页阅读。守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大约盛行于唐代。故宫博物院藏有唐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五卷,即是采用这种旋风装。经折装 又叫梵夹装、折子装。将图书长卷按一定宽度左右折叠起来,加上书衣,使之成为可以展读的册子。历代刊刻佛经道藏,多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古代奏折、书简也常采用这一形式。
书籍系指那些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传主张为目的,经过编制或创作,用文字写、刻、印在一定材料上的著作物。以此为标准,正规书籍大致出现于春秋末期。相传孔子删述《六经》,“韦编三绝”,可见这时已出现了竹木简的书,此外还有写在丝织物上的书,称为“帛书”或“素书”、“缣书”。《墨子》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这是对纸书出现以前书籍制作材料的高度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