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旧书本回收收购
在美国,1928年成立 的哈佛燕京图书馆,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就曾经收藏了宋、 元、明、清初的贵重旧刊本、手抄本、拓本等56万册,成 为令学者羡慕不已的珍贵资料。因此,书籍的收藏取舍不 能简单地以其“旧”与否为唯一的标准,还应当根据书籍 具有的知识价值来考查,在具体操作上要慎之又慎,不应 该受到所谓的“半衰期”误导,也小要随意引用混乱的文 献老化定义和方程式,慎防在工作中进行“一刀切”的草 率处理方式。对那些内容老化而丧失保存与使用价值的图 书,尽管不“旧”,也不容置疑地予以剔除。反之,对 有较高使用价值的藏书,无论多旧都要收藏。当然,可采 用不同的收藏形式,如属于珍贵文献的可采取永久收藏, 多是收藏珍本、善本文献、名人真迹、重要文献原件等; 如果是普通文献,就采取长期收藏,一般是名著、文史典 籍、工具书、连续出版物以及其他重要文献等。
旧 书书是一种工具,是传播文化知识、教授技能的一种文字载体,是文字变化组合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传承。书无新旧;不同类别的书涵盖着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文化修养。
“目前,明清古籍是古籍收藏圈内的主力,价格从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而且,未来的升值空间很大。”刘立勋说,现在民间大量流传的多为民国时期一些书坊的仿刻本,存世量多,升值空间不大。“古籍收藏与其他收藏不同,它要求收藏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试问如果连古文都看不懂,还怎么收藏?”刘立勋告诉记者,古籍收藏之所以小众,就是因为它对收藏者的经济实力、文化功底都有一定的要求。一名古籍收藏爱好者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比如要了解某个年代出版过哪些代表书籍,这个年代的纸质、字形、油墨都有何特点,原刻本、影刻本、本等不同形式的古籍应该是什么样子等。当然,单有这些也不够,还需要多看、细看,还要多向行家请教,参加展览会、拍卖会了解行情。
产于山西,故名。泽灰白,稍厚,富有韧性,质地与河南棉纸相似,山西棉纸有用以印书的,也是占书修补中的常用纸。产于浙江,故名。质地薄而有韧性,性能与上海棉纸相仿,古书修补中可以作连口、裱书用纸。有两种颜,一种洁白如玉,一种略呈乳白。质细而薄,富有光泽,韧性很强。从表面看与丝棉相似,所以叫蚕茧纸。元代曾用以印书。纸面光滑,韧性强。适宜作锔捻。遇水牢度更强,抗潮湿。这种纸呈黄褐,近于茶。质地厚硬,略有绵性,不透明。宋、元、明刻印的释道经典多用这种纸。唐人曾用以书写佛经,故名。现多用作装裱善本、珍本书的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