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旧书回收行情如何
如商务印书馆所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其中所收《南史》,题为元大德间刊本,但据学者王重民先生考,“乃其刻工十八九同于明初所刻《北史》”(见《中国善本书提要》),可此书并非元刻本,更非元大德年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有另一部《南史》残存二十六卷,即《本纪》四至七、《列传》一至五、二十八至三十、三十四至四十四、五十八至六十。王重民先生说:(此本)下书口记刻工,大都为朱敬之、徐进卿、何甫三数人所刻。敬之或署朱苟,或单署敬
旧 书书是一种工具,是传播文化知识、教授技能的一种文字载体,是文字变化组合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传承。书无新旧;不同类别的书涵盖着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文化修养。
又称库钞纸。明代人为了节省纸张,曾用写过字的钱粮册子反过来印书。由于这种纸张质地较好,有些印本一直流传至今。产自日本,又称东洋纸。有 *** 的,也有白,绵韧性较强。日本印书多采用。我国清末民初间也用此纸印书。纸面光滑,细薄匀称,绵软而富有韧性。黎庶昌印《古逸丛书》,有一部分采用这种纸。日本印制古书亦广泛采用。南方称之为“桃花纸”。原产于浙江省开化县,故名。质地细腻,洁白如玉,无帘纹。薄而有韧性。清代前期内府和武英殿刻印图书多采用,印本美观大方。嘉庆以后,产量减少,质量也较前降低,用以印书不多。江苏武进藏书家陶湘喜爱收藏殿版开化纸印本书。
古籍。广义上的古籍品种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乾隆中期以前的线装书,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古籍。这类书大部分已被国家划定为文物范畴,且由于距今时间较为久远,历经近代历次战火、劫难后留存下来的数量少,所以价格不菲。此类书门槛太高,不宜大众收藏。另一类是乾隆中期以后至民国初期的线装书。这类书存世量不算稀少,价格相对于前者更低,但是由于古籍的字体均为繁体,且不少书籍没有断句,所以一般大众读起来会觉得晦涩、不易懂。因而其价值鉴别需要文学、版本学等较强的知识。这类书籍适合入门较久,具有较强功底的藏家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