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邮票回收服务热线
“纪”字邮票,也就是老邮票,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使用“纪”字为票种标志所发行的纪念邮票,共计124套,337枚。另有“纪”字头东北贴用邮票八套,这些邮票记载了与新中国发展密切相关的很多大的政治事件,具有一定的史学研究价值。这类邮票中还包含有无齿邮票一套,共八枚,在“文革”期间废止。这类有票一般不会重复印刷,因此收藏价值较高。“J”字邮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J”票,自1974年开始出现,“J”字作为纪念邮票的统一字头标志,一直延续到1991年1月,这类邮票主要是记载大的历史事件与世界性的大活动等,有着意义。
普通邮票一般能使用于各种邮件,所以发行量很大,发行期较长。为了适合各种邮件的需要,常常是从最低面值到最高面值,全套的枚数较多。由于大量印别,所以同一个图案,往往是多版多次印刷。目前各国印制的卷筒邮票、发光邮票、小本票、也是以普通邮票构成为主。
是指印在全张邮票的纸边上的与邮票相关的各种文字、标记及图形,也称边铭。包括厂铭、版号、日期铭、工号铭、标、刷梯尺、规矩线等。版铭的内容十分,通过版铭可以分辨出邮票的版式,反映着一个国家的邮票设计生产工艺水平。版铭被集邮家看作是重要的集邮资料,因此,很多集邮者喜欢收集有版铭的邮票。邮票志号就是邮票的编号,用以记录邮票的发行情况,一般包括票种符号、发行年份、套号与枚号。志号是新中国在邮票方面的一大,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所发行的每一枚纪念邮票与特种邮票的底边位置都会印有志号。虽然在文革时期曾一度中断,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演变改进,这项中国的邮票特征已然得到了各国有票行业的赞许与效仿。
无齿邮票(Imperforated stamp)指四周不打齿孔的邮票。世界上早期发行的邮票都没有齿孔。自1854年亨利·亚第尔发明了打孔机后,英国和其它国家才开始发行有齿孔的邮票,但有些国家因不具备打孔条件,发行无齿孔邮票的历史很长。如中国解放区发行了许多无齿孔邮票,就因当时无打孔条件。后来,一些国家虽然有了打孔条件,但为了满足集邮爱好者的需求,专门发行无齿孔邮票,也有在发行有齿邮票同时,特地发行一些无齿孔邮票。无齿孔邮票一般因其发行量小,倍受集邮爱好者青睐,收集无齿孔邮票好是带边纸或双连的,谨防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