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民国邮票回收服务热线
除少部分邮票之外,大部分现行邮票都包含着以上的六种构成要素。除此之外部分比较珍稀的邮票上还会有水印、荧光等防伪标识。邮票刷指邮票上所呈现的颜。邮票的颜从单、双发展到多。邮票在早期印刷时都是采用单,一方面是因为采用单一颜印刷邮票在工艺上会比较简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成本比较低。新中国成立初期,普通邮票、纪票、特票中有不少是单邮票。如J134 “朱德诞生一百周年”邮票的刷也是单。由于此票是雕刻版印刷,线条粗细、疏密处理恰当,能很好地表现出图案的层次,印刷也十分精美。
在很多国家存在着欠资邮票,它们用作计算邮寄欠资。工作人员在邮件寄出之前会给邮费投入不足的信件贴上邮资邮票,并且会在邮件交付的时候结清。欠资邮票不能作为邮资预付的凭,邮也不销售。世界早的邮票出现在1859年,出现于法国。奥地利在1894年发行了枚邮资欠票。直到2002年引入欧元时被废除。德国从没有过欠资邮票。只有当时享有邮政主权的巴登和巴伐利亚在1862到1870年发行过欠资邮票。瑞士在1878年到1938年间发行过欠资邮票。列支敦士登在1920年与奥地利分开邮政之前一直有用奥地利的欠资邮票。在之后它先是发行奥地利货币欠资邮票,再在1940年转成瑞士货币的。中国早的欠资邮票发行于1904年4月1日,1956年停用旧币后就再无发行。
编号邮票又称连续编号邮票,是指自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发行的不分类别、套别,采用统一连续编号形式的邮票,共21套95枚,连续编号为1—95,集邮界习惯上称这一时期发行的邮票为“编号票”。实际上编号票和前期发行的“文”字邮票一样,也属于“文革”时期较为特殊的邮票,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即1989年以后发行的邮票。以上的分类并不是准确,主要还是得看发行量。比如高档邮票中的“用植物”由于发行量巨大,从而落入中档邮票,而中档邮票中的“猫”“白鹤”也由于巨大的印刷量落入低档邮票。错版邮票,变体票由于有些邮票在设计上存在巨大的失误或者发行量少,被视为珍贵品种,它们的价格一路高涨,如今一枚高达百万,如“全国山河一片红”目前品价格在400万元左右,而只属于军人使用的蓝“军人贴用”邮票,也达到了几十万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