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回收旧书商家
字(草书似秀字);进卿单署徐字,徐又省作余;何甫或署何,或署甫,何又省作可。又有张(或作弓)、杨(或作木易)、翁、董、章、郑、陈、方、于、洪、良等单字,与明初补版署双名者,其风格迥乎不同……(《中国善本书提要。史部。纪传类》)可这个本子是“真为元刻元印”。(同上)看得出,这里考订的依据主要就是刻工。刻工的重要可见一斑。就目前而论,我国可考的早刻工是雷延美,他曾于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为曹元忠雕刻观世菩萨像,此像上图下文,末署“匠人雷延美”。原物出敦煌,可惜已被法人伯希和窃走。
旧 书书是一种工具,是传播文化知识、教授技能的一种文字载体,是文字变化组合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传承。书无新旧;不同类别的书涵盖着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文化修养。
麻纸韧性好,有些流传至今的宋、元印本,虽历经千年,犹完整如新。产于福建建阳麻沙镇。颜稍黄,纸纹不明显,厚薄、韧性也与麻纸相仿。唐代的安徽宣州府,出产一种质地优良的纸,地方官每年把它作为“贡品”献给朝廷。人们把这种纸按其产地命名为宣纸。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的树皮。青檀树与桑树相似,是我国皖南一带的特产。明代以前的宣纸采用100%的青檀皮,经石灰处理、日光漂白及打浆、抄造而成。自清代起改用檀皮和稻草的混合浆料,其用料有全皮、半皮、七皮三草之不同。由于宣纸选择原料严格,胶汁使用得法,制造技术娴熟、,所以制成的成品质地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泽经久不变,且不易蛀蚀,便于长期保存。我国唐宋以来的书画作品多采用宣纸,有“纸寿千年”的美称。
“古籍收藏爱好者可以做一个专题收藏,这样既满足了古籍收藏的愿望,也不会投入太大的财力。”刘立勋建议,“对于初入门者,还是先从一些单本的印刷古籍,如《三字经》、《百家姓》等藏品入手。”刘立勋表示,初入门者应多看古籍收藏入门书,如陆昕的《闲话藏书》、田涛的《田说古籍》、谢其乐的《古书收藏》。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并非古籍都有投资价值,一些当时发行量很大、做工不是很精细、存世数量很多的古旧书籍,价值并不是很高。这就需要收藏者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不要高价买了便宜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