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纪念旧邮票回收
“文”字邮票指在文化大期间发行的无标志、无编号邮票,不包括在此期间发行的连续编号邮票,文革期间的“文”字,在邮票圈收藏较为火热,但出现假票出现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文革期间的“文”字票是无编号和标志的,这是判断真伪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建议收藏者要首先了解它们的基本特点。“T”字头特种邮票,也就是“T”票,主要是有着选题的邮票,这类邮票的题材较为广泛,艺术性很强,是较为值得收藏的票种。
小型张:在国外,小型张和小全张不作区分分。但在我国为了与小全张有所区别,小型张是指将一枚或数枚邮票印在一张面积较大的纸上,在邮票四周的空白处一般印有机关文字和图案的小开张邮票,其邮票图案是另外设计的;也有在发行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时,选取其中一枚邮票图案,印在一张面幅较大的纸上,并在周围印有文字说明和装饰花纹的小型张邮票,有的小型张编有志号,单独发行。小型张的面值一般比较高,既可在邮件上贴用,又可供集邮爱好者收藏,不是每套邮票都发行小型张。新中国枚小型张是1956年1月1日发行的"中国古代科学家"(组)小型张。由于它票幅较大,印制精美,很受集邮爱好者欢迎。
编号邮票又称连续编号邮票,是指自1970年8月至1973年10月发行的不分类别、套别,采用统一连续编号形式的邮票,共21套95枚,连续编号为1—95,集邮界习惯上称这一时期发行的邮票为“编号票”。实际上编号票和前期发行的“文”字邮票一样,也属于“文革”时期较为特殊的邮票,同样具有很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
邮票是其中一种精巧、灵活并容易普及的表现形式,比如集邮者通过敦煌壁画邮票,就可以欣赏这一艺术杰作。还有很多表现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和山川河流、城市风光的邮票,集邮者通过这些邮票,如同走进一座座艺术殿堂,观看高水准的艺术展览,得以美的陶醉和享受。集邮也是一种怡情,是一种积的休息方式,是一项充满趣味的娱乐活动。集邮可以调剂人们的日常生活,经常整理和欣赏、耐心的好惯。集邮品,就像读小说,看电影电视,旅游观光那样,在娱乐中把有益的知识留在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