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旧书本回收
字(草书似秀字);进卿单署徐字,徐又省作余;何甫或署何,或署甫,何又省作可。又有张(或作弓)、杨(或作木易)、翁、董、章、郑、陈、方、于、洪、良等单字,与明初补版署双名者,其风格迥乎不同……(《中国善本书提要。史部。纪传类》)可这个本子是“真为元刻元印”。(同上)看得出,这里考订的依据主要就是刻工。刻工的重要可见一斑。就目前而论,我国可考的早刻工是雷延美,他曾于后晋开运四年(公元947年),为曹元忠雕刻观世菩萨像,此像上图下文,末署“匠人雷延美”。原物出敦煌,可惜已被法人伯希和窃走。
将旧课本循环利用符合环保节约概念。数据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排名世界第一位,一年内针对所有学生课本的纸张消耗量将无比庞大。若能循环利用,将会大大降低教材出版数量,从而减少纸张在学生课本上的相对浪费率,相当于挽救了大批的树木。
文字类单行本。这类书籍为常见,比如文学类、科普类等书籍,都属于此类。一般来讲,这类书籍以老版为佳。所谓老版,是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版的书籍。之所以叫作老版,是因为他们是建国以后出版的批文学类、科普类及其他门类的书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乃至现在出版的一些书籍,一部分是在老版的内容基础上修订而来的,一部分是首次出版的。这类书籍由于其的版本价值,收藏前景也较为可观。当然,对于老版的收藏,品相要求是位的。老版精装本一般采取布面精装或者布脊精装,而选购精装本一定要注意布面的外封壳是否受虫蛀。至于哪些老版书值得收藏,笔者建议关注一些中国、外国的文学名著,某些具有时代特的苏联小说也值得注意,予以收藏。
清代刊刻发行的古籍存量大,但究其主旨,主要是官刻本、私刻本和书坊刻本三大范围。坊间刻本是民间书坊业的出版物,此类作品由于刊刻者的水平不一,因此同为坊刻但情况差异很大。由于坊间书业大部分以逐利为目的,所刻书籍一般粗糙者较多,且彼此翻刻、校对不精,因此历来不为藏书界所重。但坊刻本中也有一些之作,如南京、苏州等地有些书坊,工匠水平较高,其中如苏州江氏又曾于清晚期开设文学山房,用木活字排印书籍,被称为清季活字版收山之作。又如天津文美斋于宣统时曾刻有《文美斋诗笺谱》,套,刀法精妙,是为清代版画的终结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