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上门旧书回收
官刻本是封建朝廷的地方官署出版物,其中殿版自不必说。以地方官署而言,由于行政设置不同,又有府、州、县各衙门的不同,清代中期以前,地方官署刻本,常注有“本衙藏版”的说明,此表示其的。此类刻本多为“官箴”或者“则例”、“章程”三类,内容主要是涉及地方行政、居官心得和地方制度。但由于各地物料不同,组织各异,作为研究清代地方出版历史,颇具文献价值。关于清代晚期的“本”,其中就有官方组织的,当属官刻本的延续,乃由清朝地方官吏,冀图振兴经义,讲求国文传统,访求造书,详加精校,刊刻成书以为惠取士林。此种官书在清末仍有数十家,在清代的出版史上,可谓独树一帜。另外还有一些“书”,则为地方新兴出版机构,有些介之于官民之间,有些全系民间出版机构,如北京的开智书、四川的锦江书、上海的同文书等等,这类书,实际上已经取代了传统的书坊,成为了中国近代新兴出版业的前身。由于书的情况复杂,对“本”的评价历来也很有区别,但目前市场“本”书籍价格仅为每册二二百元,加之其中有很多是内容详实、校勘精到之作,初入藏界的书友如果对此“本”多有留意,或者会有不少收获。
旧 书书是一种工具,是传播文化知识、教授技能的一种文字载体,是文字变化组合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传承。书无新旧;不同类别的书涵盖着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的文化思想、不同的文化修养。
选购旧书时要仔细慎选,不要盲目购书要选择适合自己做学问的书,非己所学一般不购。优选品相好的旧书。藏书讲究书的品相,我收藏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图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有价值的史料,书品也要在八品以上,且无受潮或脏污。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旧书如果不是自己急需的,优选十品书,九品的一般都不要购入。保存完好的旧书为十品,每出现一处破损降一品。如书皮有一处破损即为九品,或书脊有磨损亦为九品。如果书皮和书脊均有一处破损此书即为八品。
装书皮:把修好的书皮上在书芯上。订线:把书按原来的书眼订上真丝线,订一册书用的丝线长度约为书长的6-7倍。压平:把修好的用压平机压平,一般修好的书压一天就可以了。拍摄修复后书影。填写修复档案。古籍修复的工具主要有工作台、补书板、毛笔、糨糊碗、排笔、镊子、棕刷、板刷、喷水壶、压书板、压石、起子、剪子、平头锥子、锥板、方顶铁锤。同时,还有锤书石板、箩、裁板、尺子、刀子、敲锤、针、真丝线、晾纸架、压平机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