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高价回收旧书免费咨询
旧书,汉语词语,拼音是jiùshū,指书的品相新旧程度;指出版时间久远的书籍;过去的书信;残破的书,线装书;古书。
汉代以后,各种官修,私撰的古籍分类目录不断涌现,分类方法也不断有所改进。西晋荀勖的《晋中经簿》将六略改为四部,即甲部录经书(相当于六艺),乙部录子书(包括诸子、书、数术、方技),丙部录史书,丁部为诗赋等,这就奠定了四部分类的基础。东晋李充所编《晋元帝书目》根据当时古籍的实际情况,将史书改入乙部,子书改入丙部,这样,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已略具雏形。四部体制的确立,体现在《隋书·经籍志》中,这部实际上由唐初名臣魏征所编的目录,正式标注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并进一步细分为40个类目。从此,四部分类法为大多数史志、书目所沿用。
环保、节约能源,资源共享,发展循环经济是时下我们社会所倡导的发展方向,在美国、德国、日本等都有学校在进行教材的循环使用,我们国家包括上海在内的许多城市,也在学校开始试点推广教材的循环使用。因此,二手书理应受到推崇。
如商务印书馆所印百衲本“二十四史”,其中所收《南史》,题为元大德间刊本,但据学者王重民先生考,“乃其刻工十八九同于明初所刻《北史》”(见《中国善本书提要》),可此书并非元刻本,更非元大德年间刻本。北京图书馆藏有另一部《南史》残存二十六卷,即《本纪》四至七、《列传》一至五、二十八至三十、三十四至四十四、五十八至六十。王重民先生说:(此本)下书口记刻工,大都为朱敬之、徐进卿、何甫三数人所刻。敬之或署朱苟,或单署敬
稿本:指作者亲笔书写的自己著作的底本。分手稿本、清稿本和修改稿本。抄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惯上对元及元以后抄写的书本称为抄本。影抄本:也称影写本。以某一传本为底本,按照底本文字的行款格式、版框大小、文字内容,一一摹抄,其版面形象与底本惟妙惟肖,故名。彩绘本:用多种颜绘制而成的书本。底本:是古籍整理工作者的术语。影印古籍时,选定某个本子来影印,这个本子就叫影印所用的底本。校勘古籍时要选用一个本子为主,再用种种方法对这个为主的本子作校勘,这个为主的本子也就叫校勘所用的底本。标点古籍时也要选用一个本子在上面施加标点,这个本子也可叫标点使用的底本。注释、今译以及做索引时,也都要分别选用一个本子来注,来译,来做索引,这个本子也可叫注释、今译或索引的底本。除影印外,其他各种整理方法所用的底本,通常也可叫做“工作本”。 一种古籍如果有几个不同的本子,其中总会有优劣之分。影印固然要用优舍劣,而在校勘、标点、注释、今译、做索引时也应避免用劣、尽量选优作为底本。